|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机构设置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苑文化 人民陪审 庭审直播录播 专题报道 执行信息公开 民意沟通 预算公开 决算公开

 

小“案”大道理 | 充错话费怎么办,不当得利要返还!

  发布时间:2025-10-16 15:12:18


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时刻:手机银行转账时选错收款人,不小心把钱转给了别人;给手机充值话费时输错号码,话费“飞”到了他人账户里?这些看似微小的“操作失误”,给他人带来了困扰的同时,背后还可能涉及到一项民事法律制度——不当得利。近日,碾子山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转错账”案件,就为我们生动解读了“不当得利”的法律边界与维权路径。

【案件详情】

2023年陕西省的六旬老人南某充值手机话费时错充给北京市刘某,充值金额1400元。2025年南某才发现充错账号,故诉至被告户籍地碾子山区人民法院。

案件受理后,鉴于案件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为高效化解纠纷、减轻诉累,承办法官决定对双方进行调解。因双方当事人均在外地,遂法官通过电话对双方进行调解,最终协商为由刘某向营业厅沟通退款事宜,南某因自身行为向刘某增设了负担,同意免除400元,刘某当即将剩余1000元付给南某,南某撤诉,案件圆满化解。

【法律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二条:“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一方获得利益而导致另一方遭受损失的法律现象。本案中充错话费时对方账户增加的话费余额,就可能被认定为“不当利益”。

一旦发生此类情况,如何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以下维权方式请收好:

01 固定证据,沟通协商

发现错误后,第一时间保留所有操作凭证,准备相关证据,如充值凭证、与对方的沟通记录等,这些将是后续维权的关键证据。要及时和运营商的客服联系,登记之后,客服会帮助与对方进行沟通。

02 提起诉讼

若双方不能协商的,或者协商不成的,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返还不当得利。需准备好充错话费的相关证据,如充值记录等。在诉讼过程中,要明确对方的身份信息,以便法院送达法律文书。

03 赔偿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若受益人明知或应当知道自己获得的利益没有法律依据,却仍拒不返还,受损人不仅可要求返还全部利益,还可依据《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七条主张赔偿损失。

   “意外之财”并非“天上掉馅饼”,无论是转错账、充错话费,还是其他因“失误”产生的财产纠纷,只要符合“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受损人就有权通过法律途径追回属于自己的财产。面对他人的“误转”“误充”,应秉持诚信原则主动返还,切勿因小失大,陷入“恶意得利”的法律风险。

责任编辑:何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