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启新程,法治护航助成长。为深入推进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增强未成年人法治观念与自我保护意识,碾子山区人民法院6名法治副校长走进辖区各中小学,为千余名学生带来了一堂生动且深刻的“开学第一课”,用法律知识为孩子成长筑牢安全防线。
防范校园欺凌,构建安全校园
“法官老师,如果我们遇到校园欺凌,应该怎么办呢?”“对于受欺凌者来说呢,第一,我们要树立自信,勇敢地保护自己;其次,要积极向父母、老师等人寻求帮助,维护自身权利……面对区振华中学学生的提问,法治副校长朱营营给出了解决办法。
在振华中学开学第一课上,朱营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们介绍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的危害以及面对校园欺凌应该如何应对,并通过典型案例介绍校园欺凌实施者承担的相应法律责任,强调法律对未成年人犯罪“宽容但不纵容”的态度,引导同学们勇敢地向校园欺凌说“不”,不做受害者、不做欺凌者、不做冷眼旁观者。
“同学们,我们不仅要保护好自己,同时也要约束好自己,提高辨别是非和自我控制能力,远离违法犯罪。”第二十四中学法治副校长高健围绕青少年早恋、什么是青少年应当杜绝的不良行为以及未成年犯罪和自我保护等方面,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该校学生带来法治开学第一课,用学生之间打架、抢劫等真实鲜活的案例,引导在场的学生们如何遵守法律法规、矫正不良行为,增强对违法犯罪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做知法守法的好少年。
聚焦网络安全,筑牢安全防线
“老师,我知道!我们不能告诉网友我们叫什么名字,家住在哪里,要保护好个人信息!”“我们不能随便打开陌生链接,游戏里的中奖信息也不能轻易相信!”区第三小学四年级的课堂上,学生们对“什么是网络诈骗”正讨论得热火朝天。如今各类网络社交平台已经成为未成年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而未成年人对新鲜事物的分辨能力尚有不足,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尤为重要。区第三小学法治副校长刘洪岩聚焦未成年人网络安全,就“互联网环境下的未成年人保护”给学生们上开学第一课,进一步增强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守护未成年人网络“晴空”。
“根据我们法院近年来的统计,现在越来越多不法分子的犯罪都是通过网络实施,有的冒充亲戚朋友实施诈骗,有的假装想交朋友对你进行侵害。如今很多同学都有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同学们对网络世界一定要提高警惕呀!”区第一小学法治副校长荀雅楠,结合未成年人相关的典型案例,带领同学们了解网络游戏充值、网络打赏、网络沉迷等方面的陷阱和危害,教育学生们不要轻信网友,更不能自己借助网络犯罪,引导未成年人安全上网、健康上网。
关爱特殊儿童,传递法治温情
法治副校长荆铭走进区特殊教育学校,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围绕校园安全、防范拐骗等重点领域,深入浅出地讲解法律知识,为同学们上了一堂干货满满的法治教育课。课后,为同学们发放学习礼包、法治宣传册,引导科学温情育儿,呵护特殊儿童健康成长。
法治护航青春,禁毒守护成长
“同学们,这杯看似普通的‘奶茶’可能含有冰毒成分,这种跳跳糖遇水即溶,实则是摇头丸的伪装……”区第四小学法治副校长薛宇航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同学们揭示毒品的“双重面具”,讲解毒品对个人健康、家庭幸福和社会安全的严重危害。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辨别能力较弱的特点,重点讲解了新型毒品如何伪装成日常零食、饮料,提醒同学们切勿接受陌生人给予的食物和饮品,不轻易尝试不明来源的物品,从源头上筑牢防毒 “防火墙”。
播一粒法治种子,育一方和谐之田。“法治副校长进校园”活动是碾子山区人民法院拓展司法服务、参与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举措,不仅为学校提供专业法律支持,也为构建平安校园、法治校园持续注入力量。未来,碾子山区人民法院将持续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常态化、多样化,助力青少年在法治阳光下茁壮成长,让法治的种子在每个青少年心灵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