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碾子山区人民法院成功执结了一起长达近十年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有力维护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彰显了司法权威与温度。
2015年被告于某分两次向原告张某借款,双方签订了借款协议。然而,借款到期后,被告却以各种理由推脱,拒不偿还欠款。原告多次催讨,但被告始终以没钱为由拒绝还款。无奈之下,原告将被告起诉至碾区法院。法院经审理后,依法作出判决,要求被告限期偿还借款及相应利息。判决生效后,被告依旧未主动履行义务。原告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案件进入执行程序。执行法官接案后,立即对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展开全面调查。经线上线下调查发现被执行人名下并无明显可供执行的财产,且被执行人仿佛人间蒸发一般,难以寻觅踪迹。尽管困难重重,执行法官并未放弃,通过多种渠道查询被执行人的相关信息,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执行法官终于了解到被执行人儿子在外地工作的线索。法官迅速与被执行人儿子取得联系,向其说明案件情况以及其父亲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严重后果。法官耐心地解释,这种拒不执行的行为不仅损害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也违反了法律规定,会对整个家庭产生不良影响。同时,法官也表达了希望通过协商解决问题的诚意。被执行人儿子听了法官的话后,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主动表示代替父亲偿还欠款。最终,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被执行人儿子当场履行了部分还款义务,并承诺将按照协议约定逐步还清剩余欠款。至此,这起长达近十年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在执行法官的不懈努力下得以圆满解决。
这起案件的成功执结,是碾区法院执行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碾区法院不断加大执行力度,创新执行方式,通过信息化手段、联动协作等多种方式,全力破解“执行难”问题。同时,执行法官们始终坚持文明执行、善意执行的理念,在维护法律权威的同时,注重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纠纷,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在此,碾子山区人民法院也提醒广大人民群众,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人应尽的法律义务。在经济交往中,要遵守法律法规,自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一旦发生纠纷,要通过合法途径解决,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社会秩序。